3-4.神圣
|
|
|
埃及金字塔,神圣的象征,恒久的力量。 |
埃及,尼罗河旁的神庙,晨光中神圣与肃穆的震撼。 |
泰山顶上的金刚金修文,超凡大气,一股无可侵犯的力量。 |
|
|
|
罗马万神庙。 |
自然之诗意、天地之神圣,创世纪的力量。 |
神圣、静谧的一刻。 |
如上所述,均在美德范畴中,下面所展示的,就为丑的范畴。
3-5.平庸
|
|
|
常见的平庸表现,毫无美感,毫无思绪。 |
|
|
3-6.矫饰
|
|
|
上海喜马拉雅为标新立异,别出心裁,过分表演概念,结果丑陋不堪。 |
字如其人。其书法甚为做作,装腔作势。 |
|
3-7.恶俗
|
|
|
迪拜帆船酒店室内设计。被俗气者推崇备至的典型案例。 |
哈药六厂。恶俗之极,过分的低品味装饰,充分体现其内心灵魂的道德品性。 |
3-8.恶心
|
|
|
恶心的茶文化建筑。 |
如此狰狞恶心的建筑怪物。 |
恶心的建筑形象,灵魂的真实写照。 |
|
|
|
狰狞恶心的画作。 |
|
|
四、审美研究的价值
4-1.缔造者
西方文化史上,曾将建筑师称为缔造者。
14世纪意大利理论家阿尔伯蒂对建筑师就有如下定义:“建筑师是对人类环境负有责任的缔造者”。
扩大一下“缔造者”的范围,将从事审美创造领域的各相关门类都包含其中。他(她)们都将负有环境塑造的教化功能。
因此,设计师作为审美环境的创造者,其人格不仅是个人问题,更是社会问题。他们的人格品性,通过自身的作品被扩大化、社会化了。不论人们是否主动接受其影响,事实上,在潜移默化中,已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并产生作用。
试想,一个伟大的作家创作了一部名著,是否我们就认为该小说仅仅讲述了一个生动的故事?回答显然是否定的。那么,一个真正优秀的设计作品,是否就被理解为仅仅提供了一个单纯的实用功能?回答显然也是否定的……
西方有句格言:“凡是建筑都必然对人的思想产生影响,而不仅仅为人体提供服务。”
这里的“影响”不光是指好的设计,差的设计同样也包括在内。因此,设计师需要有神圣的使命感与道德精神。
4-2.审美透视
审美面前,人人显得真实。这是审美体验的真实性特征。
审美就如一面明镜,如一把利器,真实得照射出各自的人格灵魂。
通过审美判断,我们得以认清深藏于内心深处的思想情感,帮助我们透过种种“包装”,看清人的品质禀性。看一个人如此,看一群如此,看一个社会如此,看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亦如此。
审美明镜这一透视武器,尤其适用于明鉴和美术相关的诸类领域的人们。如:绘画、设计、电影、戏剧……甚至包括开发商、评审专家……审美,作为灵魂的镜子,是最终的精神审判。
这,便是审美最可敬可畏的功能之一。
4-3.审美拯救
除上述的审美透视功能外,另一重要功能便是审美拯救。
4-3-1.可被拯救与不可被拯救
在善恶分界线之下的恶鬼、魔鬼这两个层次的生命,是不可被拯救的范畴。针对这样的鬼与魔,只能被人们揭示、认清。
而庸人、小人这两个层次,是有可能被转化,被拯救的。
如何才能被拯救呢?那就是审美修行、审美熏陶。使无明的人和伪善的人得以提高自身灵魂的层次。
4-3-2.无明与环境教育
无明者或伪善者,若处在一个美好神圣的现实环境中,就会逐渐发展成有良知、有觉悟的凡人或君子,甚至是专业领域的杰出精英人士。
相反,无明者或伪善者,若处在一个邪恶贪婪的环境中,则会演变为魔鬼般的人物。
可见,环境对绝大多数人的成长至关重大,并影响着人们的发展方向。
环境教育,能对人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从而规范人的思想行为,影响人的品行道德。这一发现,早在历代君皇借助建筑设计来加强权力统治这一事实中得到印证。恰如英国伟大的古典主义艺术理论家贡布里希所言:“一个人可拒绝学习,拒绝识字看书……但一个人无法拒绝来自周围环境的教育影响……”。环境对人格品质的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
历史上,曾有“审美救国论”的思想。审美,既是武器,又是良药。
所以,我们需要觉悟,需要被提升。这便需要审美拯救,需要环境教育。
4-3-3.环境教育与设计师
环境的教育作用是宽泛的。但审美环境的教育却落在我们设计师身上。重温阿尔伯蒂的名言:“建筑师就是那些对环境负有使命的缔造者”。
扩展一下,如今的建筑师、室内设计师、产品设计师……以及所有从事审美创造的人,都是人类精神的塑造者。
设计师,因其对环境的影响甚大,理应负有神圣的天职,创造出更多有人格力量的场所精神!
五、尾声
没有苦难,哪来真理;没有邪恶,哪有神圣。
上述仅本人多年的感悟思考,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德国著名古典主义哲学家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借用一下,“美是灵魂的感性显现”。
佛曰:“明心见性”。
同理,“审美见性”。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