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新闻>>吴晞:建筑装饰设计师的身份认同

吴晞:建筑装饰设计师的身份认同

        就在2012年初,北京市建筑装饰协会设计委员会将对北京地区专业从事建筑装饰设计、室内设计的企业和机构作一个调研,统计和了解已有的独立法人地位的设计公司及从业设计人员的基本情况,旨在为这些设计人员提供专业培训,评定职称,从而促进建筑装饰设计师队伍的健康成长。
        记者:目前,建筑装饰行业发展红红火火,可室内设计师的定位确喜忧参半。建设装饰市场承发包体制的现状是,建筑装饰设计和室内设计与建筑装饰工程施工企业“捆绑”,使室内设计师的身份认同出现一些问题,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吴晞:究其原因比较复杂。可以从教育、市场和企业三个方面来剖析这个问题。
        从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看,全国有数百家设有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装饰设计或室内设计专业的高等院校。所培养的学生大多取得是文学学士、硕士文凭证书。按照国家现行的人事管理制度,他们都不能参加工程师职称系列的评聘。只有少数毕业生进入了国有设计院或国营企业才能在本单位“搭车”转为工程系列。还有一少部分在工艺美术系列和高校教育系列中兼职取得专业技术职称后,从事建筑装饰或者室内设计工作的人员,可以参与环境艺术相关的设计工作,但他们个人的职业资格实际上既不符合建筑设计单位的用人条件,也不符合施工单位的用人条件。尽管他们从业多年,已经做了大量工作,甚至成绩显赫,也都无缘成为单位“户口本”上有用的人(指企业资质中载明规定的专业技术人员)。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教育体制学习前苏联,把建筑设计归为工科,把具有艺术属性的建筑产品视为工程技术产品。在一些建筑学院中把造型艺术训练视为艺术表现训练,安排学生画些水彩和建筑速写,而忽视了对学生艺术创造性和艺术想象力的培养,使在这样条件下培养的人不太适应市场竞争,对于文化艺术含量较高的室内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任务就更加难以胜任。
        从市场承发包的体制看,鼓励环境艺术及室内设计师加盟建筑装饰工程施工企业。这与发达国家不同。多数工业化国家的建设项目是由建筑设计咨询公司牵头,从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到工程施工组织,再到软装、家具和配饰的分包选择,建筑设计咨询公司替业主主导建设项目的全过程。而我国建设工程划分为建筑设计、土建施工、幕墙施工、建筑装饰设计、建筑装饰施工、室内陈设和家具选择多层发包,才能给业主一个“交钥匙”产品。由于这种工程建设的承发包体制,不仅推动了民用住宅卖毛坯房,形成了全民都去搞装修,而且催生了庞大的建筑装饰装修队伍和与之大体能够平分市场的家装公司,从而产生了建筑设计是满足房子不倒,幕墙设计是做到立面好看,室内设计是要实现业主好用的多次分工。在这种情况下,还容易产生权力寻租和巨大的浪费。难怪有人把CHINA叫“拆那”!当然,导致中国的建筑寿命短和大家喜欢全民搞装修还有很多社会的和历史的原因。但是,在时下注重低碳环保、注重环境品质,提倡文化发展和繁荣的大背景下,城市发展和建设工程的承发包方式应不断改进,并对重点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
        从企业用人的情况看,主管部门用“资质许可制”管控着行业的发展,而建筑装饰设计,在建筑设计院称之为室内设计,在院校也有称之为环境艺术设计。企业是按“资质”范围和等级介入市场的,建筑设计院的资质可以覆盖室内设计。室内专项资质单位只能做室内设计。建筑装饰装修单位可以取得建筑装饰设计资质(等同于室内设计),还有一个建筑装饰设计施工一体化资质也可以做室内设计。在以上四种资质单位中,在后三种企业中聚集的设计师,绝大多数都是艺术设计院校毕业的文学学士、硕士。不论是完成建筑装饰企业的项目的投标,还是在工程项目中标之后的深化设计,“文学(出身)工程师”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建筑师不会在装饰单位注册,也不会参与完成此类工作,这就形成了一种行业用人的常态。在具有设计资质的建筑装饰企业中,把所有建筑装饰施工以外的技术工作都称之为建筑装饰设计。而在建筑设计院与室内设计相关的还有空调、水暖、电器、安防等更加细分的设备专业。这样就导致在建筑装饰设计单位就业的“文学工程师”必须恶补工学知识。从而产生“工学设计师”不擅长艺术,也不在建筑装饰和环境艺术设计单位工作,“文学设计师”现学工程技术却不被认同的错位。
        记者: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大环境下,您认为建筑装饰企业及建筑装饰设计师将扮演什么角色?装饰企业是否也面临一个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
        吴晞: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在城市化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建筑装饰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作为一个三十而立的新兴行业,在全国已经有年均2万亿的总产值,以高于其他很多行业的发展速度成长,在企业规模,从业人员数量和向国家上缴税款方面做出巨大贡献。从技术层面看,到处映入眼帘的新建筑光彩夺目,已经跨越了与砖、瓦、灰、砂、石相伴的传统建造技艺。而很多装修精美的建筑装饰成果,不仅对美化城市,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也为形成新的地域文化特征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不论政府,还是开发商,在完成建设工程项目时,都希望能做成文化精品,甚至是地标项目。大家也不约而同的认可“设计是龙头”的含义。可是在很多情况下,设计师的话语权是有限的,官本位和商本位的价值观左右着一个方案的命运。由于龙头地位的不确定性,设计规律中蕴含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就变成雷声大、雨点小,既然设计成果能为装饰公司产生的价值不大,设计师的工作就有可能从主导变为从属。一些具有甲级设计资质的施工企业不愿高薪聘用好的设计师,好的设计师也不愿被某一老板长期聘用,很多设计师与企业并未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这种比较松散的企业用人方式,致使一些建筑装饰施工企业虽具有甲级设计资质,但设计能力和技术条件并不尽如人意。
        建筑设计可大不一样,注册师盖章签字,提交的方案由第三方审图,设计机构终身责任制。图纸盖章必须付费,从无拖欠尾款之事发生,更不可能到土建公司去要设计费。在整个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设计是龙头的话比较讲得通。这说明设计不仅是建设工程产业链前端的工作,而且项目全部技术、进度、质量都是通过设计来控制。室内设计没有注册师制度,各单位自己把关审图。取得设计资质的门坎儿比较低,也确有从业人员众多,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出现。既然整体水平提不上去,也难怪社会评价褒贬不一,室内设计既回不到建筑设计的阵营中去,也还没有独立成为行业的可能,在装修公司中找不到合适的定位。
        建筑设计,在国内、国外都是一个行业,不仅有行业组织,有立法保护规定,有对建筑师定期培训的业务要求,有完整的注册管理制度。而室内设计师在多数情况下,是装修商的伙计(而非伙伴),没有职称系列,称呼五花八门:环境艺术师、室内建筑师都是协会认定的,相对的没有社会地位。从1988年曾坚、张世礼、铙良修几位老专家从建设部扛出“建筑装饰专项设计资质”二十多年来,建筑装饰市场飞速发展,从业人数不断增加,设计水平也大有提高,但建设主管部门和人力社保部门是否了解这支“特种部队”的生存状况?也可能了解了,但是无能改变。
        对装修商而言,设计是投标的工具,单靠设计不赚钱或较少赚钱,留之无用,弃之可惜。因而多数装饰施工企业采用大项目设计外包的情况比较普遍。设计师团队也不想被装修商“打包”,自己注册一个设计公司长不大也饿不死,“小富即安”、“十年的媳妇熬成婆”等自己成名师了,就不受业主的气了。因而龙不龙头的对设计师个体而言也无所谓。其实,在建筑装饰骨干企业纷纷上市和做强做大的呼声中,装饰公司抓紧、抓好设计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要。从大的道理说,建筑不仅是一个有功能的房子,它还从不同角度反映着文化形态,凡优秀的作品都是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使人备受关注。为此,才有精明的开发商愿意花重金聘请外籍设计师参与方案设计。从小的道理讲,建筑装饰行业发展三十年已经很成熟了,比豪华和比低价格,应让位于比文化和比环保。广大的设计师也应该认识到,我们已经处于一个非常好的时代,建筑装饰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加快发展需要好的设计师,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及社会进步也需要好的设计师。当然,建筑装饰设计师要摆正心态,自我完善,努力拿出原创的好作品。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北京人力社保局批准在本地区开展“工程系列、建筑装饰工程师评定”的试点工作情况?
        吴晞:2011年末,北京建筑装饰协会吴国兴会长,在丽贝亚装饰公司召集由北京人力社保局负责职称评定的有关领导,中建设计院。丽贝亚设计院、清尚设计院、建峰设计院、中艺设计院等多个具有一定规模,属于独立法人的建筑装饰设计院的主要负责人出席的专题研讨汇告会。在这次会议上,北京人力社保局主管职称评定的负责人,认真听取了来自市重点建筑装饰企业和骨干设计单位负责人的专题汇报。对多年已经形成的建筑装饰设计师身份认同不明,职称评定困难以及现有称谓混乱的产生原因和改进办法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吴国兴会长重点强调:建筑装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于能否提高从业者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在过去已经开展的北京地区面对建筑装饰行业推广的,可以通过社会培训和相关考试取得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称的方法和渠道进行小结。他从中发现职称考试的参评和通过率低的问题在于现有辅导大纲和考题还是面对工科各专业技术人员设定的,既未完整体现建筑装饰工程设计相关的专业知识,也未对参评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上岗要求做必要的分析,造成了门是打开的,可该进去的人都进不去的现状。
        北京人力社保局主管职称评定有关领导在听取汇报之后指出:随着全市职称评定工作的改革,除了继续推行职称评定的“评聘分开”,还要进一步启动“职称评定社会化”的试点工作。下一步的工作方向是,拟同意由北京市建筑装饰协会牵头组织,重新编写“工程系列、建筑装饰工程师”的培训考试大纲,补充、增加室内设计和环境艺术专家充实职称评定的专家库,认真总结过去职称评定社会化的工作经验,重点推动时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会上还讨论了拟聘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的专家参与修订培训职称评定考试大纲,为顺利的推行工程系列,建筑装饰工程师职称社会化评定,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全体与会者对通过多方努力,区域性解决建筑装饰工程师职称评定需求充满信心。


来源:中华建筑报

相关资讯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