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旧建筑的改造
文:吴伟佳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但是旧建筑特别是古建筑是一座城市的记忆,是城市历史的见证者,它承载着城市的文化积淀。建筑不仅与自然有一种空间上的联系,更有一种时间上的沉积。一个城市的发展是不断更新和变化的动态过程, 在这种新陈代谢的过程中, 如何对待现存的旧建筑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城市的发展日趋成熟与饱和,如何在已有的限制条件下为旧建筑注入新的生命力,完成旧建筑的重生成为近几年来政府和建筑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世界城市发展的历史表明城市建设大体都经历大规模和新建阶段、新建与维修改造并重阶段以及主要对旧建筑更新改造再利用阶段。旧建筑进行改造与更新,把城市中的一般性旧建筑同样看作社会生产、生活和历史发展的载体,重视此类旧建筑在经济、文化和生态层面的价值,通过合理地改造,充分挖掘旧建筑的潜能,避免了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浪费,使旧建筑及其所在的城市区域再现生机。
在西方国家,旧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同样是建筑界讨论的一个热门问题,澳大利亚针对建筑遗产的保护,明确提出了“改造性再利用”的概念,即对某一场所进行调整使其容纳新的功能。这种做法因为没有实质上削弱场所的文化意义而受到鼓励和推广。改造性再利用的关键是为历史建筑寻找适当的用途。奥地利威尔海姆?霍兹鲍耶建筑师事务所利用了二战时遗存在维也纳6 座防空炮塔分别设计成水族馆、展室、博物馆和咖啡屋。英国大量建于战后六十年代的居住区因不合时宜而面临拆除,弗洛安?贝热尔成功地对哈洛地区的住宅进行了改造。内容包括了建筑物的空间完善,新型构件和材料的应用以及适应该地地形的幕墙式正立面,在提供新功能的同时,赋予了该地区的传统地标,对建筑改建这个较为普遍的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我国,对旧建筑的改造性再利用已逐渐受到建筑界的重视。如福建泉州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作为璀璨历史文化的回声,泉州古建筑承继了由晋朝士族衣冠南渡所带来的皇室威仪和贵族气派。同时,作为宋元时期的“东方第一大港”,泉州古建筑又糅合有海派的动感变化和洋风的繁饰点染。古城的景观可概括为“南北一条街,东西两座塔,中间一座时钟楼”,特别是钟楼片区,她最早形成于五代,两侧分布着许多历史古迹和古建筑,几百年来,这一地区一直是泉州乃至闽南重要的商业文化活动区和居住区。钟楼位于中山路与东街、西街的交叉处,西街有开元寺(唐开元26年)庄严恢宏的殿堂廊庑,北面不远处是曲径回廊的威远楼(元朝元贞年间),东邻古老而充满浓浓人文韵味的状元街和牌坊,一条历史文化氛围浓郁的旅游商业街——中山路贯穿南北,周边错落曲径通幽的小巷和传统的闽南民居,作为古城诸多历史文化遗迹的交汇点,威远楼、钟楼、东西塔,教堂,七月流火的刺桐树,长径幽远的小巷民居,构成了独特的意境。身处其间,泉州璀璨历史文化的刻痕触手可及,特别是西街一带的老城区,都是上百年历史的小巷,“院落几重,古城烟雨”,走在小巷里光滑的石板路上,竟会有“犹如隔世”的喟叹。几年来,泉州钟楼片区的改造,既要保护这种独特的人文景观,又要延续传统闽南文化的韵味,恢复闽南古街的风貌。政府通过“整旧如旧”的改造来实现,她汲取上海新天地总设计师本杰明?伍德的观点“对于城市和他的建筑,变化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引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旅游经济,再现中山路昔日之繁华,探索其保护与利用的可持续的生命活力。
另外,假如你漫步在侨乡福建泉州大地,一座座散落于城市霓红间或乡野山水中的古建筑,通过“整旧如旧”的改造,延续传统闽南文化的韵味,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将你引入一片风光旖旎的建筑艺术奇景大观之中,出砖入石,让你领略中原遗风与海丝文化交融的结晶,让你品味素洁灵动与古朴浑穆并蓄的精华,叫人流连于历史和现实的纵横交错,感悟着艺术和文化的永恒悠远。
城市更新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对城市旧建筑进行必要的改造,是城市更新的具体方式之一。城市历史生命的保护与延续就要以自然环境和历史文脉为切入点,寻找城市的固有风貌。一座旧城,一座旧建筑往往积沉淀了太多的历史文化,不能简单地推倒重来,而应遵循“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整合空间景观系统,寻找与城市文脉的结合点,才能赋予城市新的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