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新闻>>趋同与创新 ——当今中国建筑的思考

趋同与创新 ——当今中国建筑的思考

当今的中国建筑正处在一个剧烈变革的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我们所看到的中国建筑真可谓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一批新时期建筑精品脱颖而出,但一些粗制滥造的庸俗建筑也不少见。

近年来,又一种怪异的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大城市中,不伦不类的西方建筑仿制品比比皆是;而在经济建设开始起步的中小城镇,又在争相仿制或复制着他们认为代表着现代化、先进的大城市的建筑形式。中国建筑似乎走入了一个怪圈。而导致这些现状的根源是什么呢?如果我们仅仅从中国建筑师素质不高,只事抄袭而又食洋不化等方面去找原因,显然太表面化了。

作为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及地理条件综合反映的建筑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但它不可能超越当时当地社会大环境中诸多因素的制约。实际上,自钢筋混凝土技术传入中国,中国建筑就陷入了一个尴尬境地。一方面,现代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飞速发展,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使得我们面对千余年来祖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所达到的高度成就无法直接继承;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现代建筑技术水平还处在引进、发展阶段,我们的建筑文化、建筑理论在新技术的挑战面前还未能建立起自己本民族的支撑点。因此对中国建筑目前的困境,我们应该有一种宏观的认识。

技术的滞后,导致建筑形式的暂时趋同。建筑的发展“必然从所掌握的建筑材料,先满足适用的要求,然后才考虑满足观感上的要求;必然先解决结构上的问题,然后才解决装饰加工的问题”。这里梁思成先生早已明确地阐述了物质因素、技术条件对建筑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而目前,发展中的中国正以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为目标紧追猛赶。在建筑方面,我国的建筑材料、结构、设备、施工技术等各个方面都在向西方先进的建筑技术水平靠拢。很显然,构成中国建筑的物质技术手段尚处在发展过程之中,建筑方式亦处在滞后和紧跟的位置上。这一最本质的因素制约,必然带来我国建筑形式和西方建筑的趋同。应该看到,处在目前阶段的中国建筑,在走向辉煌之前,趋同是无法超越的必由之路。

外来文化的冲击,导致建筑文化的暂时趋同。从历史上看,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从来就没有间断过。“整个中国文化,包括中国建筑在内,也是在不断吸收各民族以及外国的影响而形成的。”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中国建筑脱离了成熟的传统建筑基础,从上世纪初开始重新建立在西方建筑材料,技术模式上。由于长期的社会动荡,经济停滞不前,真正持续发展也是近二十年的时间,所以目前仍然处在引进、吸收、选择、融合的过程中。在这一历史阶段,中国建筑趋同于西方建筑是必然的,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持续保持稳定,这种现象又必将是暂时的,中国建筑最终会走出发展与创新的路。作为建筑师,弄清影响今日中国建筑的内在因素,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非常重要。

中国建筑曾经独领风骚千余年,今天走上步人后尘之路,颇使国人汗颜。但是,既然历史已发展到今天,自悲自怜无济于事,强搬传统无异于作茧自缚。倒是应该承认现实,艰苦探索,坚信未来,重树民族建筑之魂。发展创造才是人类发展的根本。我们坚信,真正属于中国的、民族的、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终将替代粗制滥造的仿制品,成为中国建筑文化发展的主流。
摘自《建筑时报》

相关资讯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