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新闻>>从香港看北京建筑——一位香港建筑师的忧虑

从香港看北京建筑——一位香港建筑师的忧虑

从香港赶到北京虽然只需要几小时的航程,但是要赶上北京的发展变化,则要乘更快的航行工具。雾霭时节的京城,一切笼罩在蒙蒙之中,紫禁城的金色屋顶仿佛是浮在雾海中的大船,长安街上的点点霜叶,犹如大船驶过泛起的浪花,橙红啡紫,在半透明的阳光下闪烁。长安街,这条北京的第一街、中国的第一街、它的每一个变化都牵动着中国人的心。在世纪的交替之际,说到长安街上最显著的变化,不能不提到那几座香港投资兴建的商业大厦。即使在这“雾漫楼台”的时节,它们的庞大身影依然引人注目。

在西长安街西端的西单,座落着簇新的首都时代广场。这座完全现代化的商业建筑,为了入乡随俗,特地戴上一个中式大屋顶的“帽子”。这个并无实用价值的屋顶只是一个名不副实的建筑符号,而轻盈的玻璃幕墙身承负着双重屋檐的玻璃瓦顶,更显得“传统”的沉重。在它周围是各式各样的新潮新款的建筑,相衬之下,时代广场反而不如它的邻居们那么“时代”。更为讽刺的是,九十年代后半期,“大屋顶”式建筑在北京已成众矢之的,在此时落成的时代广场,像是穿着时髦的摩登小姐错戴了老祖母的凤冠,弄巧不成反成拙。这种生搬硬套地拼接传统与现代的形式,是中国特色(也是香港特色)的后现代主义。

在东长安街的王府井,倍受瞩目和争议的东方广场,采用了平实无华的立方体和圆柱体的组合,简洁单纯的型体,轴线对称的排列,加上弧线升起的屋檐,试图以现代手法引出中国传统建筑的图韵。即使与七十年代的北京饭店东楼相邻,也无喧宾夺主之意。争奇斗艳的香港建筑来到了北京的皇城根儿,变得循规蹈矩了。如果说,找一座能反映李嘉诚低调处事哲学的建筑,那就是北京的东方广场。

然而,北京人对李嘉诚心的煞费苦心毫不领情。尽管东方广场历史沧桑、几经修改设计,但是北京的建筑界仍认为它“破坏了王府井和长安街的历史文化脉络”,甚至有清华大学的学者指责它“充满了对古都北京的藐视与轻薄”。如果北京人从东方广场中体会出香港建筑师所构想的“置身于纽约和东京之感”,一定会更不舒服。二十亿美金的投资虽然可以得到北京最好的地方,但是却不一定能在心高眼高的北京人心目中得到认同。在香港,楼建成什么样,只要“李超人”点头就可以。但是在北京长安街可不行,因为这条街是属于全北京人的,而北京人是代表全国十几亿人照看着长安街。东方广场引起的争议不仅是艺术问题,它凸显了京、港两地(也许是“两制”)的文化冲突。

东方广场的近邻是新安市场,它是香港在北京商业中心兴建的第一个大型项目。香港发展商特地从美国聘请建筑师来主持设计。建成后的新东安市场使古老的王府井焕然一新,它体现了“国际流行的购物中心”的所有特色,唯一未能体现的就是老东安市场的京味特色。这座荟萃古今的新建筑徒有中国传统建筑的华丽外表,却无传统空间序列的内在优美,倒像是美国人在北京建的“唐人街”。新东安市场确实使北京变得现代化了,但同时也使北京又少了一个百年老店,又少了一处历史人文景观。难道北京的现代化一定要用丢失传统作为代价吗?难道一定要在长安街上搞“现代化”吗?

在长安街东端的延长线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位于北京火车站街口的恒基中心,它把三十年代的上海带进了九十年代的北京。这座九七的建成的大厦、集上海二、三十年代的名牌建筑于一身,既有沙逊大厦的绿色方锥形屋顶,又有上海跑马总会的钟楼,还有上海海关大楼的装饰风格,真是“外滩寻它千百度,蓦回首,那楼却在北京大马路”。这样一座“海派”建筑,鹤立在一众十来座京味十足的、中式大屋顶的官方建筑群中,其反差之大,可想而知。如果把“大屋顶”的首都时代广场和恒基中心对换位置,或许会令东、西长安街看上去都会舒服点。

香港建筑对北京有多大的影响呢?一位颇能代表北京建筑界的权威人士,在对意大利《团结报》谈到“香港模式”时,抱怨道:这种建筑“已经使北京某些地区现在看起来有些像香港了。”确实,北京的“香港化”现象已使北京人越来越担忧和反感,认为它正在损害北京这座“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历史文化名城”。但是,北京人眼中的“香港模式”实际上是“北京化”的香港建筑,因为从建筑的设计到施工,处处都有北京人的介入参与。上述的四座建筑,无论它们的形式还是风格,都只会出现在北京,而不会出现在香港。使北京“香港化”的也许不是香港人,而正是北京人自己!

香港对内地珠江和长江三角洲的投资已有丰富的经验,它与岭南文化和“海派”文化,由于都存在着一个“西化”的商业文化基础,因此互相比较容易融合。但是越向北走,香港式思维与内地文化模式的差异就越大,特别在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北京,香港如果把它在广东和上海市的经验,完全延用在北京,则显然行不通。另一方面,也莫要批评香港人摸不到北京的脉搏。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中,北京建筑界对古今中外的各种建筑风格和形式进行了不断模仿和试验,但是却一直也没有找到明确的方向。唯一令人欣慰的就是开放了思想,形成了多元化和较为宽容的文化环境。北京学者对港式建筑的苛刻批评,并没有妨碍市民的审美标准,在北京市民选出的九十年代“十佳建筑”中,新东安市场和恒基中心均获金榜提名。无论港式建筑以中国传统的面貌,或以西方的现代形式出现,它们正在“古老的北京”落地生根,并民为“现代的北京”的一部分。

雾中看北京,千姿百态的宫阙楼宇似乎在一点点溶解,渐渐地融合为一体……
摘自《中华建筑报》

相关资讯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