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新闻>>精彩演绎理想空间

精彩演绎理想空间

----众专家论“花园城市与居住公园化”建设
景观设计的革命
·在美国,景观师有严格的注册制度,甚至比建筑师和规划师的注册还严格
·正规景观设计的十大步骤
·花园城市应当曲径通幽
陈跃中:美国EDSA总部副总裁、EDSA东方设计院院长、美国环境景观协会成员、国际经济与旅游协会会员。EDSA是世界环境景观规划设计行业的领袖企业,有40年的历史,是美国历届总统的景观艺术顾问,曾在国际上获得1400多个奖项,在佛罗里达州、洛杉矶、阿根廷、北京设有分支机构。

当代的景观规划设计其实是一个大景观的概念,它同传统的园林设计有着非常大的区别。景观设计和园林设计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是小景观、一个是大景观。小景观是先有了景观的围墙,如苏州园林有白色的围墙。大景观是一个规划的概念,它把建筑作为景观的一部分。现在我看到国内有些居住环境的设计,是在建筑建好之后,再用景观去填空,如此一来景观师的作用就削弱了一半。但EDSA这样的景观事务所,它在国外做设计,是从整体规划开始,然后才有单个建筑的设计。现代景观师所起的作用和过去完全不一样,他不光要考虑城市的功能、建筑的功能,还要考虑使用者的要求。这个行业在美国已经变得越来越规范化,而在国内,由于景观设计成为一个卖点,不少人都来从事这个行业,但有些人过去只是搞雕塑、搞建筑、搞模型制作的,所以国内的景观设计缺乏规范化。在美国,景观师有严格的注册制度,甚至比建筑师和规划师的注册还要严格,没有景观师的执照,就不能主持重大项目的设计。

正规的景观设计大致有十个步骤:首先是项目的策划,协助业主,对土地的整体用途作出建议;其次,对用地进行详细分析,找出它的优势和劣势;第三步应当是概念性的规划设计,以确定哪些要作为住宅用地和商业用地;第四步就要对土地开发进行分期;到第五步才能进入总体的规划设计;第六步是协助业主作报批的手续,以及投、融资;第七步进入方案的设计,对具体的地块进行定量的研究;第八步是扩充设计,国内的景观设计往往不重视这一步,甚至造成建筑完工之后,才发现和原来的想像有很大的差距;第九步是施工图的设计;最后一步就是施工期间的配合。景观设计起码要有30%以上的功夫花在施工现场,比如一棵树、一块石头,它们的朝向、大小,在开始无法预测,必须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调整。这十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现在有些景观设计只是作了其中几个步骤,这是因为没有人能把景观设计的概念和外延说清楚。景观设计应当从最初的规划、策划就开始。

在美国,搞建筑、规划和景观各有不同:建筑是一个传统专业,有很好的规范性;规划专业则逐渐萎缩,越来越偏重于政府制定规划,进行审批;而真正的规划是由景观事务所承担的。

建设花园城市一定要吸收国内外其他城市的经验,从专业角度出发,方能少走弯路,事半功倍。现在不少城市,喜欢种上大面积的草皮,做很多的雕塑、高塔及大型建筑物,再搞上一些所谓的文化广场,以为这样就是花园城市了。其实这是完全不对的,与城市的尺度是不符的。我认为,大型综合性项目要注意子项目间的互动,相互之间形成有机的整体。市政项目,景观的设计应当创造一个怡人的环境,而不光是所谓的有震撼力的雕塑。此外,城市地标的形成,也不应强调突出高塔,而应是自然形成的。

要建设花园城市,道路千万不要搞成方格网,让人一览无余。花园城市应当曲径通幽,让人每走一步都看到不同的景色。草坪也不要做得太多,草坪只是拿来看而不是用来享受的。应该多种树,尤其是做成错落有致的层次,这样才能给人以山林感、舒适感。大连的绿化虽然搞得很好,但它的草地太多了,并没有足够的舒适空间。在规划城市建设时,一定要考虑到花园城市与住宅公园化的区别,要把现在的居民区与办公区分开,不要把城市景观搬到居住区来。在建设城市时,从增加功能的角度出发,多建设一些软质景观,譬如水、植物(特别是适合本地生长的地方性植物)等。要从园林造景的角度出发,强调整个城市的空间尺度感,使得每一栋建筑都能融入所在的街道,每一条街道都能融入所在的社区乃至城市,这样才会有一个整体感,而不会像现在这样一条街就可能有几种颜色。

创造适宜的人居环境
·生态的居住反映到中国就是建山水城市
·适宜的人居环境要有文化来支撑
·风水作为艺术的存在首先在观念上强调与自然的和谐
刘沛林:著名人居环境专家,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博士,湖南师大、湖南大学教授,国际环境思想与环境艺术学会中国执行理事,中科院《地理科学进展》杂志编委,著述颇多,曾多次获全国科研奖项;中国旅游地学学会学术委员。

适宜的人居环境是一种境界,这里要注意几个方面:一是关于生态的居住。生态居住是从19世纪美国的“都市美”运动开始,到后来的田园城市理论、花园城市理论、有机建设理论等等,这些都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从国际到国内的城市发展都很强调生态居住,过去因为种种条件的限制,所以没有把它放到一个高度,譬如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们国家就提出城乡要施行园林化、绿化等。在90年代,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以及清华大学一位院士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21世纪中国应该建什么样的城市呢?回答是,应该建山水城市。中国山水城市的概念是什么?他们认为中国古代建设比较好的就是山水城市,与我们今天所讲的主题“花园城市和居住公园化”是一致的。现代的城市同样也应该提倡山水城市,不仅有路还应该有山、有水,不仅让城市的出租车能到,让出租船也能到;如建设部就准备把桂林作为山水城市的样板。而桂林的口号则是:让所有的景点,不仅让出租车能到,要让出租船也能到。所以桂林现在要把所有的水路都打通,来创造一个真正的山水城市。正如画家所说,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壮。而城市也因有山水而灵。比如广东肇庆的一句话“借得西湖水一环,更倚阳朔七座山”,就体现了人居环境一个永恒的主题、永恒的理念。

适宜的人居环境还需要文化来支撑。在50年代,二战以后有位希腊学者就提出一个概念,人类居住应该成为一门学问。那现在无论是搞建筑的也好,搞规划的也好,搞环境的也好,都不能代表人居环境,因为他们都是人居环境的一个侧面。1976年在美国成立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人居环境中心,当时就认为人们应该把人类居住作为一个重点来进行研究,并作为一个综合的问题来进行探讨,其中不仅包括建筑设计要有特色,规划要有特色,环境也要造得有特色,社会问题也要解决等等,所以就出现了人居环境学这么一个综合性的学科。1995年在北京就成立了一个清华大学人居环境中心,由建筑学家、规划学家、环境学家、水利学家和社会学家组成,这也给我们现在研究花园城市一个启示:人居环境不是某一个学科,是需要各学科及方方面面的配合才能成功。目前我们正在与美国的大学和清华大学联合研究一个国际基金项目《中国住宅景观与文化的关系》。现在到处搞景观设计,搞建筑设计,我们不能盲目地把一些外来的设计硬搬过来,而是要通过对城市所处地理环境的研究,创造一个以文化背景为支撑,且有自我独特环境的适宜人居住的城市。另外,我认为有城市的地方,生态环境应该加以保护。总的来说,城市规划需要文化。

怎样创造适宜的人居环境?今天,我想主要从风水这个要素来谈这个问题。风水作为一种艺术的存在,在我们的生活中曾产生过非常深刻的作用。风水首先从观念上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就是“以人为本”的概念。要解读中国的建筑文化和居住文化,风水是一把很重要的钥匙。“人之居住,当以大地山河为主。”风水的概念中,大地是一个有机体,对水空间的理解和保护非常有特色,这也就是现在不少房地产开发商通过“亲水空间”概念来凝聚人气的原因所在。至于山,它形成一种凝合的空间,也就是中国人所强调的场所精神、核心空间。现代的建筑都不可能是分散的,都会做成一种聚合型的形态,这时景观效果、场所概念以及人们的互相关照各方面都会有很大的益处。风水还强调幽静的空间,即“曲径通幽”。现代园林设计上就通过曲径通幽来达到尽可能大的空间,把有限的空间扩展为无限的空间。风水的另一方面是对地势的利用,自然地形正是现代住宅特别是高档住宅设计中“因地制宜”进行绿化设计的关键所在。

相关资讯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